[2019.07.07 法偈釋義]
教化師:謝蕣嶸修子
扛身荷重上陡坡:
廣義來說爬上陡坡已是艱辛,更不用說又要扛著鋤頭,此句告訴了世人修行之路的辛苦,
更提示那些正在修行路上的行道者們,這條看似康莊的大道上,是有多麼蜿蜒。
高瞻遠矚攀佛土:
而當你費盡了千辛萬苦後爬上了這座名為「超脫」的高山,此時你又發現遠方竟有著另一座更高的山。
到了這時,有些人會選擇放棄,有些人會滯留於此,而有的人則會望著遠方更高的山,
堅定著自己的步法,繼續向前走,我們需要的是一種遠見,是一種期望達到更高的上進心。
無轉斜下順降行:
這時我們就會發現那些堅持走下去的人,他們越走越輕鬆,走越快,轉眼之間已經到了山腰,離終點只有一步之遙。
匍匐前進俯蓮臺:
但此時這時還不能鬆懈,為何?人是一種極度自負的生物,我們常常只看到上面美好的風景,
而忽視了那些正在底下被迫害的生命。所以愈接近成功,就需要愈謙虛,愈飽滿的麥子總是垂的愈低。
你需要堅信的是終點前一定會有許多障礙。就如同業障一樣,在你想要做成一件事時,一定不會成功的容易。
@人生就是在不斷的鬥爭過程中前進的,所謂『與天鬥其樂無窮,與人鬥其險可惡,與業障鬥其苦無比』。
如果我們能忍常人所不能忍,那就可以得常人所不能得,既然傾盡所有之後,能得大不可思議之物,又有什麼理由可疑不去努力呢?
[2020/01/05法偈釋義] 教化師:李友亮法行師
所行為何因: 我們在禪修寺一起跟隨不動明王法行及學習釋迦 摩尼佛教化弘法利生的腳步,共修誦經禮佛、懺罪姐業,無形中自然有佛菩薩來保佑我們,那我也相信這一生當中不管是順境、逆境,統統是佛菩薩已安排好的考驗, 六組大師有說:[前念迷即凡夫、後念悟即是佛,前念著境即煩惱、後念 離境即菩提]。其實隨佛修行剛開始只是希望求得家庭美滿,子女就學就 業也能圓滿順利平安,所以學佛求道為何?一定要讓自己家庭或自己修行越來越好,自度才能度人,那麼修行這一條路才能走得更遠更有願力。
誓種佛法因: 之前不動明王法偈有說過[心性轉變為心修]。釋佛講經有說:一切法都 要從自己做起,凡事不求回報,最終才能感化別人。 經典上也有說,佛法中修行的法門大概分三種: 第一種感應法門:就是剛開始修行學佛,都希望佛菩薩保佑、加持,在佛法中得到靈感,仍至於得到神通,就像顯禎師兄的修行一樣,這些都 屬於感應法門。 第二種方便法門:就是像我們在禪修寺持咒、誦經禮佛、懺罪解業、法會等等,這些都屬於方便法門。佛在經典上也說諸法平等無有高下。 第三種究竟法門:就是中道實相、無念、無住、無相之法。就像金剛經及六祖壇經經典所講,六祖大師開示[眾生皆有佛性,皆能成佛], 我們修行佛法最重要就是種下脫離生老病死苦、能夠自利利他,最後 三覺圓滿(慈悲地藏寶懺所說:自覺、覺他、覺行)就能證得無上菩提, 這些都屬於究竟法門。我們種下這三種佛法善因緣,如法修行,那麼這一生就像不動明王如來所說修行就有望得解脫、了生死。
刻刻倖勉意: 正所謂佛法不離世間法,佛法講因緣果報的道理,我以禪修寺這一次 變更宗教用地及寺地捐贈為例,這個因緣的因就像禪修寺寺地捐贈, 我們師兄姊都非常努力配合禪修寺辦理5場法會來自利利他,希望順利通過,那因緣的緣就是外緣,有外面的助緣,就像老師最近一直幫 忙外辦法行,祈求更多好的助緣,經典上有說[未成佛道先結人緣], 我們自己種下善因,外面又廣解善緣,因緣和合,寺地捐贈合法一定能早日順利完成。其實修行跟我們建寺一樣會面臨很多考關和阻礙,也跟這一句法意是相通,就是時時刻刻不放棄,凡事盡力而為,最終 會有所成就的,以此與師兄姐來相互勉勵。
不歧只皈依: 我們人生第一件大事,就是能皈依三寶、皈依五方佛,像我在禪修 寺拜不動明王為師來皈依,經典上說皈依這是[苦海無邊,回頭是岸] 的第一步,踏出這第一步是我們要向前勇猛精進,而不是向後退轉 ,無論在什麼地方都不要忘記修行,修行我們要不偏離正道,若走入岔道,最後墮落三途輪迴永無止盡,永無出離苦海之日。講到這裡還是要讚歎淑惠尊者,他有寬宏大量的心、大慈悲心,還有在逆 境中也能法輪常轉,不像我凡塵俗事中還有很多看不破、放不下的事請,也因為這樣,唯有走入佛法修行,這才是一條正確道路。所以佛法世界是我們的家鄉,皈依三寶、皈依五方佛才是我們一生 最終的依靠。最後以古德大師所講一句話互勉就是:[自己吃飯自己飽,自己生死自己了]共同來分享。南無阿彌陀佛!
[108/07/21法偈釋義]
教化師:羅家萱修子 法教官:趙武財修子
第一句自生自守自身修
"修"是我們熟悉的禪寺規儀裡,持咒、參加共修、幫助別人的法會、外行功內修果,安捏的助緣,放下自己分別、執著、無明,找到自己的"佛性",也就是明心見性,解脫心的苦,解脫心的輪迴。
我們在生活過程中,所遇到的困難,像事業不順利、家庭不平安、感情起風波、孩子不聽話、身苦病痛,一切的種種。
弟子體悟是來磨練自己的心性,對事情處理的態度和方法。好親像讀書要考試,我要把題目看清楚,面對、處理,提昇智慧,靈師 明王鼓勵我們,"不怕做錯,最怕做錯就不做",也就是"失敗為成功之母"。
第二句佛門菩提自在盈
"佛"是覺悟,覺悟啥?覺悟煩惱就是菩提,也就是一念是煩惱、一念是菩提。
我們知道"天下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",一天二十四小時,非常公平,總統一天也是二十四小時,農夫種田一天也是二十四小時。無人加,也無人減。痛苦也是一天過,快樂也是一天過。
遇到困難,煩惱也是一天,積極不放棄、面對找方法也是一天,我們的一天要如何過?難道是佛祖決定嗎?絕對不是。我們學佛,覺悟了解就是"自己做自己的主人"。
修正調整自己,放下自己的分別、執著、無明的習性,提升智慧,原來痛苦、快樂在一念之間,煩惱、菩提也在一念之間。安捏就會自在,多自在?非常之自在。
第三句凡夫俗子看呣應
我們都是生死輪迴的凡夫,我們都聽過"菩薩畏因、凡夫眾生畏果",我們學佛了解因果業力,所以平常在自我管理非常謹慎,深怕舊業未消,再造新業。一般世間人,貪圖眼前的樂,貪圖福報。"人在福中不知福",當福報享盡、業報現前,就想盡辦法逃避,求神、算命、改風水、改名,算來算去、改來改去,就是不算到自己的個性要改。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。在逃避當中又造業因,就像是說了謊還要說更大的謊圓謊,生生世世在苦海中浮浮沉沉。
第四句佛陀菩薩安捏修
人是因"業"力而來,佛祖菩薩是因"願"力而來,我們敬愛的 大悲大願地藏王菩薩,"地獄不空誓不成佛",我們的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,"千處祈求千處現",為了娑婆世界的眾生,努力、付出、承擔。我們修行人知福、惜福、更不忘造福,善勸迷茫諸眾要修行,放下自己的分別、執著和無明,不要因為一時仇恨,障礙自己法身慧命,要學習原諒、包容,"退一步海闊天空"。
參加幫助別人的法會,行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,累積福報的資糧。但是所做的,要學習佛祖菩薩的精神"不住心"。菩薩對待眾生的慈悲,所有一切所做的是發自內心為眾生付出,大家好我就會好,學習"共好",佛祖又稱如來,就是如來如去,不來不去,不代誌!
以上是弟子的說明,感恩禪修寺、諸佛菩薩慈悲,給弟子機會,弟子才疏學淺,若有不足之處請原諒!
在這懇請在座師兄師姐為以上的說明,指導、補充。